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关于长城-〉历代长城-〉战国长城-〉齐长城
齐长城示意图


[ 返回首页 ]


齐长城
长城小站提醒旅行者和背包客:长城的存在,源于您我的爱护!

西端遗址
长清县齐长城遗址 [成大林摄影]
  齐长城的西端在今济南市的长清县和泰安市的肥城市境内。
  长清境区有两条长城,即主线与复线。
  主线长城长87970米,历经275座山头。复线齐长城均在主线长城以南的西县、市交界线上。西起境内马山以南、肥城老城镇以北的于家庄西山东行,至三岔沟与主线相合,长9900米,历经19座山头。长清境内齐长城合计97870米,山头294座,其中有遗址者79164米,占总长度的80.9%。
  肥城境内齐长城均在境北与长清的交界线上:西起于家庄西山,东至三岔沟与主线会合后继续东行,到莲花盆山结束,长17050米,历经48座山头,遗址连绵不断,极为清晰。
  该段齐长城现存主要遗址先后有岭子头和防门遗址、陡山子山遗址、石小子山遗址、北傅北山遗址、马山遗址、杜家庄西山遗址、三岔沟遗址、长城铺遗址、丁头崖遗址和复线遗址。

岭子头址
  岭子头即长城起点;防门即古济水堤岸与长城西首之间的关隘。
  长城起点位于孝里镇西南,今之广里村北500米处,由西向东,夯土筑城,当地村民称岭子头。在岭子头1958年之前尚存6米~8米高的土城墙,巍然壮观;1958年遭到破坏。1972年在此建机井,曾挖出二十多具尸骨。
  岭子头之西为黄河东岸的低洼地带,机井距堤岸5.25 公里。今之黄河下游原为古济水,又名大清河,在今平阴东阿镇西夺济水入海。防门即关隘,广里村之南,门前有护城堑壕,引济水而成。据《右传》载,"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水经注》:"防门北有光里,齐人言广音与光同。"古平阴城即春秋齐邑,其故址在今广里村东北东障庄,两村相距1500米,与史书吻合,古代长城与防对称,指同一物。
  从岭子头向东至220国道,长280米。机井东侧为农田,122米处有土垄城址,呈梯形,底宽5.2米,顶宽3.7米,高2.2米。垄上辟为农田,一直向东延伸至220国道,长158米。1991年10月,长清县人民政府在此立"长城起点"标志碑,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岭子头左有三义村、东障庄,右为广里村、广里店。
  从220国道向东至长山岭西侧为梯田,无遗址,长996.5米。


陡岭遗址
  从长山岭西侧向东至陡岭子东山脚有遗址,长1588.5米。岭下出现城址,被山路切断,路东有圆弧形断面,土石混筑,底宽16.4米,高5米。岭脊有石墙,已坍为隆起的土石垄;在山凹处发现墙体外侧又有城墙,长50米,两墙相距2米~3米。岭北坡有兵营遗址15处,今大部坍为石堆。最大遗址横阔60米,进深30米,内有环筑石房十余间,较完整者顶为片石叠涩,复加沙土掩盖,间有排水沟和排烟孔。
  立于陡岭子之上,眺望古济水东岸的广袤沃野,横跨长城内外,这一带就是古地理学家所称的"平阴地峡",可南通鲁、曹、宋、楚,可西接卫、晋、郑、周,既是春秋战国时中原诸国由"阳晋之道"横渡济水,沿东岸往东北进攻齐国的要道,也是南北争战与会盟之地。
  从陡岭子东山脚向东至岚峪北山西侧为四面环山的开阔盆地,城址于70年代搞大寨田时平毁,长1406米。自此向东北,由丘陵地渐渐进入中、低山,经三股峪至阳干山东侧有遗址,长4629米。岚峪北山有较完整的墙体,长110米,底宽9.5米,高3.5米,顶部半圆状;内侧设城障,坍塌房基遍地,其中有较完整者高2.5米,宽3米,内有石桌、石凳、石床等。山巅东部墙体外侧有突出部分,为烽燧遗址。再前为三股峪,这是峪深崮险,山势陡峭,下为U形山谷,巍然壮美。在峪北崮顶发现墙体外侧有多处锯齿形墙体,内墙之外又加固2米多宽的呈三角形突出的外墙,长300米,底宽9.2米,高3.1米。阳干山有五座山崮,为S形峰脊所连,在第二座崮顶上有方形古城堡,面积40米×40米,墙高1.5米,内有营房遗址;第五座崮顶有圆形城障,内径30米,南开门,南北两端有石屋相对;下行处的山膀上有较完整的并连石屋面向墙体,屋外又被石墙所围;制高点的残墙外有烽燧遗址。

石小子山
  从梯子山西侧向东,再向东南,穿越石小子山寨转而东北,左经陈家峪庄右经高庄、王庄乡、双泉乡,至满井峪东山脚有遗址,长5500米。梯子山因山势陡峭,登山如登梯而名,又名刘黑七寨,海拔374米。峰顶被团城式建筑所占,内径200米,墙厚2米、高5米,垒石杂乱,为近现代重修;内有石房遗址200余间。
  石小子山因西崖有挺立于云雾中的巨石似少年男子而名,海拔440米,四面绝壁,茂林遮掩。上有古城堡,城墙沿崖边围筑,面积100米×120米,东西各开一门,西门建于悬崖之上;内有较完整的石房70余间,有方有圆,顶为片石叠涩,沙土盖之。坍塌的房基内生长着碗口粗的槐、榆、柿等。自此向东北,有保存较好的城址,长900米,底宽7米,高2米,顶呈半圆形。

北傅北山
  自北傅村东北山脚向东北,穿越北傅北山、陈沟湾东山、杜家庄西山、潘庄西山,左经陈沟湾村,右经陈沟、马西、杜家庄,至潘庄史元厚小学有遗址,长9500米。北傅村北山城址长300米,宽5.5米,高2.8米~3.5米。陈沟湾东山长100米,宽7米,高4米;墙内有环形山寨,寨墙长1000余米,面积300米×300米,坍塌的房址连绵500余米。其顶有完整石屋一座,当为驻军首领的指挥所;院内长满花椒、酸枣树等。崮之北为绝壁,以山代坡;在北崮顶发现"米"字形阴刻棋盘及呈"凹"字形阴刻遗址。

马山遗址
  马山,又名隔马山、格马山,南北走向,海拔512米。襄公十八年(前555年),晋联军伐齐,齐大败,晋军追齐至此山口,齐大将殖绰、郭最率后卫军撤退时,太监夙沙卫欲加陷害,便杀马堵隘道,使其二人被俘。该山因此得名。
  马山为道教游览胜地,也是春秋战国时的军事要地。其顶长不足500米,宽不足17米,孤悬天半,十分险绝;西北偶有两个山门,东西开;中有两个水池,系道士"凿岩蓄雨水以备饮者";清代末自北而南有灵官庙、丰施侯庙、天王殿、后土殿、碧霞元君殿等,今已成颓垣断壁。山上有车辙峰,峰下有通明洞,东西相通,长约1.5公里,崎岖难行。
西山遗址
  杜家庄西山,海拔337米,恰处于马山的西北侧,地势险要,呈半岛状从齐地伸入鲁境。其上有大型古城堡,横设五道城墙:第一道建于南北悬崖间,长100米;第二道长14.6米,两墙相距146米;第三道长12.4米,与第二道相距90米;第四、五道在半岛的前沿。各道城墙的中间或一侧均有门,墙宽2.6米,高4.4米~6米;上有垛,高1米,宽1.5米,垛上还有瞭望孔;墙内附设站台墙高1.5米,供官兵往来观察敌情;墙下又依墙而建石屋,相互毗连,共计59间,保存完好。城墙之间的制高点上建独立大屋一座,当为驻军首领指挥所。

三岔沟址
  从史元厚小学东行,至旋庄东山脚为谷地,无遗址,长2500米。自此东南行穿越帽山,左经牛角沟、兴隆庄、马家峪、王家窑、黄家庄,右经地楼、大东山、杨土、孙土、碾坨沟等村,至三岔沟有遗址,长20600米。其间有五段较好的城址:孙土南山长200米,宽7米~8米,高2米;帽山南长50米,宽6米,高2米;张家老庄东山长30米,宽2米,高3.5米;三岔沟北山长100米,宽5米,高2米。


欢迎指正,欢迎投稿!!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20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