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关于长城-〉各地长城-〉青海的长城

专题主编:

  本专题将随着我们资料的不断积累而更新,我们热诚欢迎您的批评建议和热忱投稿!

· 青海省明代长城主线示意图
· 早期的青海省城址长城地图
中国长城建筑地理数据库青海部分



青海明代夯土城墙遗址  摄影:寻城
长城小站提醒旅行者和背包客:长城的存在,源于您的爱护!

青海省明长城资源调查成果综述

左岸 2012-02-08 20:44:46 发表于 长城小站


  这次调查,最主要成果,是首次对青海境内明长城资源的规模、分布、走向、结构特点,青海明长城的保存、保护与管理现状和人文与自然环境等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采用了科学而严谨的调查手段,全面采集到了青海明长城资源的各类信息。这些基础资料的获取,既将为科学完整的建立青海省境内长城文物记录档案提高了翔实的一手资料;也为制定及落实长城的保护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长城保护工程”方案的制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依据。
  (1)摸清了青海明长城的走向,掌握了分布区域。明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11个县,长城墙体的主线主要分布在乐都、互助、大通、湟中、湟源县境内,东端与甘肃省相接,起点为乐都县乡芦花转花村,经互助过大通抵湟中县拉脊山止。主线连线的分布呈拱形,环绕明代西宁卫,主要防御西海蒙古对西宁卫的侵扰。此外,在民和、化隆、互助、贵德、门源县,也零星修建有长短不等的墙体,多数建置在各县重要的关口及通道,主要是加强对重要关隘的防御。此外,还调查了分布在长城沿线的敌台、烽火台,修筑在重要位置的关、堡,它们与长城相互呼应共同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2)通过本次实地调查,首次了解到了青海省明长城本体的建筑方式与结构特点,是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还有与长城本体相关的单体建筑和关堡,依托长城本体的走向,组成相应的烽火连线和关隘峡榨,与长城本体构成宏大的防御体系。
  a)长城本体
  青海境内长城本体总长323141.1米(文物部门测量的数据),由夯土墙、山险墙、山险、壕堑构成,个别地段逢遇石山地形则就地取材取用当地石块垒砌石墙。一般在夯土墙外侧还挖有随墙壕,随墙壕位于墙体外侧,它的形成,在修筑墙体就地取土挖掘而成壕沟,再将壕沟加以修整即成随墙壕,与墙体组合构成双重防御。在不同的地段,根据不同的地形环境,其修筑方法各不相同。总体特点可概括为:逢山开壕凿堑,遇川(沟)则筑土为墙,或利用自然山体、河流作为防御屏障。表现出了古人或构筑高墙、或挖掘壕堑、或削山为墙、或利用山险及水险天然屏障,同时也再现出古人是已因地制宜为原则来修建长城防御工事的。
  b)单体建筑
  敌台共10座,分置于大通县、互助县,均建于长城本体上,承接各段墙体。敌台建筑形式平面呈圆角方形或方形,剖面呈梯形,均为黄土夯筑而成,整体保存程度一般。
  烽火台112座,分置于乐都县、互助县、湟中县、大通县、平安县、民和县、贵德县、祁连等县。烽火台建筑形式平面呈圆角方形或方形,断面呈梯形,形制为覆斗形。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破坏,许多形制发生一些变化。个别烽火台周围有取土的壕沟遗迹,环绕于烽火台。烽火台均为黄土夯筑,夯层厚度0.10—0.25米。
  c)关、堡共计47座。
  关3座。分别位于大通县、湟源县、门源县。关平面略呈长方形,关的墙体多为黄土夯筑而成,有的墙体为就地取材,用当地较为多见的片石干垒而成。墙体多已残断,局部消失,关内设施均已荡然无存。
  堡44座。分置于乐都县、互助县、大通县、湟中县、门源县、贵德县、祁连县、民和县、平安县。这些堡所处位置,只有少数在长城本体一公里范围。大多远离长城主体,分布于平川之中、重要通道处,以加强防御和管理。虽与长城本体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属于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堡平面多呈矩形,个别呈三角形不规则形。堡内墙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基本格局仍较为清楚,个别由于损毁严重,仅存局部的墙体,故而平面形状不详。堡的墙体均为黄土夯筑而成,由于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大部分关堡保存较差,个别濒临消失。堡内的设施已经全部消失。
  d)相关遗存
  仅在大通县发现取土抗4处、湟中县发现题刻1块。
  取土坑共发现四处,位于长城墙体的南侧与长城墙体并行,一般宽6-18米,现存深度0.5-1.8米,取土坑内现在已经长满了杂草,坑壁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平面略呈长条形,由于坍塌和植物生长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已经岌岌可危。
  题刻1块,位于湟中县长城主体南端起点处的贵德峡内石壁处。该题刻是在人为砍削的石壁上墨书而成,共有20个字。推测题刻内容记述了当时几个民工修筑壕堑的长度。

[ 返回顶部↑ ]


[ 返回顶部↑ ]





欢迎指正,欢迎投稿!!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