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6-04-20 Thu 南山联墩岔西考(二) 二、南山联墩之修筑
宣德间,宣宗弃兴和(笔者注:今张北一带)而退守龙门,虏骑越万全外之野狐岭东渐宣府。开平(笔者注:今内蒙正蓝旗一带)遂孤悬于北,失援难守。宣宗由是再弃开平,退三百余里而守独石。宣府随即成为居庸之外直接护卫陵寝、京师之要冲。
南山联墩属南山防线重要部分,其位于延庆、怀来平川之南、军都山之北缓坡地带。南部山脊之上即为蓟镇(后细化为昌镇)长城。关沟贯穿南北,居庸关坐落其间,八达岭口封挡其前。宣镇岔道城与蓟镇八达岭口毗邻,踞其外仅二三里许。
长城内侧,便为为明陵、京师。若居庸一带失守,虏 …… >>


诗书于
00:03:38 发表在分类: 明边专论 中 (48965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6-04-19 Wed 南山联墩岔西考(一) 一、宣府东路南山
1、宣府镇
明宣府镇(常简称为宣府、宣镇)所辖外边,以明万历年宣大山西总督杨时宁撰《山西宣大三镇图说》为参照:“东自昌镇界火焰山起,西至大同镇平远堡界止”。(《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79页)
其所辖地域大致相当于河北张家口地区加之北京延庆县。
宣府根据自然地势,将辖区分为东、南、西、北、中五路设防。
2、宣府东路
宣府东路所辖边墙,仍以《山西宣大三镇图说》为参照:“自四海治至靖胡堡”。
以明孙世芳所著《东路志总论》为参照:“自火焰山至靖安堡”。(清光绪《延庆州志& …… >>


诗书于
00:40:07 发表在分类: 明边专论 中 (49221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南山联墩岔西考(引言) 有明一代,自洪武肇基至崇祯失国,凡二百七十六年,无时不与北方游牧相抗。
明边防守,尽极能事,非止于边墙。
为阻虏深入腹里,官军沿边挖品窖、植树木、削崖壁、铲偏坡、掘壕堑、设栅栏、布蒺藜、置火器、建车营、立墩堡、筑炮台等不一而足。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嘉靖“三十五年(西元1556年),兵部侍郎江东疏请修筑南山联墩,从之”。(《宣府镇志•卷十•亭障考》)自此,京师北门居庸外围出现新型防守模式。
南山联墩者,乃于宣府东路南山一带,相间筑以密集墩台,置兵士其上,堡城间立其间,使令墩墩 …… >>


诗书于
00:36:24 发表在分类: 明边专论 中 (50177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1) | 标签:
2006-04-02 Sun 箱子底儿翻出来的,2兆。


诗书于
00:22:18 发表在分类: 边堡图片 中 (49131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6-04-01 Sat 大家坚决表示:回去后一定向亲朋同事宣传保护长城的意义

诗书于
21:25:02 发表在分类: 边堡图片 中 (4864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发现一块被损毁的石碑,美国人立即明白其中原委 当我念出石碑上赞助修复长城的日本人的名字,美国人立即明白石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诗书于
21:19:28 发表在分类: 边堡图片 中 (49075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美国某军事学院师生在长城上认真学习

诗书于
21:14:14 发表在分类: 边堡图片 中 (48955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6-03-28 Tue 简要评述:还要进一步拿出证据 通读本文,感觉仍属于推测。
无论说什么年代都没有关系,个人观点嘛,可以争论,只要有证据能够证明。最好在“烽火台”或某处密室发现汉代遗物,比如汉五株一类。再比如申请野外考古挖掘,挖一、两个探沟说不定会有新发现,那样大家心里的石头都会落地了。
仅个人感觉,这里不像是汉代烽燧。
大致理由如下:
1、汉代继承的是儒家传统,再具体说是周礼。官方注重的是礼治,汉武帝称中国为冠带之室,效仿黄帝垂霓裳而治天下。在建筑上注重宫、室、殿、屋。决不会回到宇宙洪荒、茹毛饮血的穴居时代。汉长城、烽燧为国家行为,决不会有 …… >> 诗书于
23:34:05 发表在分类: 明边专论 中 (48954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6-03-27 Mon 河防口的这个石椅你注意没有?


诗书于
21:32:50 发表在分类: 边堡图片 中 (51297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2) | 标签:
2006-03-20 Mon 经我了解,这是有可能埋尸的大致位置


诗书于
21:25:05 发表在分类: 明边搜寻 中 (49290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这是自杀殉国文臣的牌位


诗书于
21:23:11 发表在分类: 明边搜寻 中 (49237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唉,伤心之地。 英文译音是土木堡。昔日不再,如今没有一丝当年的风采。从照片上看,应当在初夏,中午,北城墙外。而现在北城墙荡然无存。
下面得照片是东城墙和城内的显忠祠
土木堡———当年昏君英宗虽然在此被俘,但却是民族的伤心之地。英国公朱勇等五十余名文臣,手无缚鸡之力,当场纷纷自杀,或抵抗被杀。蒙古人进门就砍,根本不问,除皇帝和一名太监外,不留活口,确实惊心动魄。
他们当时被埋在就近的某处,我还准备寻找埋尸地点。 …… >>


诗书于
21:06:05 发表在分类: 明边搜寻 中 (49408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6-03-17 Fri “第一次惊讶地发现”集锦:这是啥?原来就是那啥!


诗书于
23:49:08 发表在分类: 边堡图片 中 (48933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第一次惊讶地发现”集锦:秦陵冥器兵马俑与明代关隘同在

诗书于
23:47:49 发表在分类: 边堡图片 中 (4890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第一次惊讶地发现”集锦:居庸关原来如此慑人心魄


诗书于
23:45:31 发表在分类: 边堡图片 中 (48780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第一次惊讶地发现”集锦:这里曾经是什么牌匾?

诗书于
23:43:31 发表在分类: 边堡图片 中 (4899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第一次惊讶地发现”集锦:河南人与北京河北江苏等人同在

诗书于
23:41:58 发表在分类: 边堡图片 中 (48796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第一次惊讶地发现”集锦:一块砖与两块砖
本贴最后一次由诗书修改于2006-03-18 00:05:23


诗书于
23:40:27 发表在分类: 边堡图片 中 (48673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第一次惊讶地发现”集锦:流水孔与带有流水凹槽的砖


诗书于
23:38:50 发表在分类: 边堡图片 中 (48880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6-03-04 Sat “多国部队”的同志们


诗书于
20:39:19 发表在分类: 边堡图片 中 (50053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1) | 标签:
记录总数832条 页次:20/42 每页:20条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