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 -> 长城数据库系统 -> 历史年表 [ 登录 ]/[ 注册 ]  

 
长城小站 历史年表
v0.3

关键词:

[ 相关链接 ] ·中国长城文献资料数据库
·中国长城建筑数据库
·中国长城地理信息系统
·长城小站谷歌长城专题
·中国长城碑刻铭刻数据库
·长城法律公文库
·长城景区数据库
·长城专家库
·长城视频数据库
·小站图书室
·边墙史料书库 .. 阿伦主编
·小站首页
导航栏历史年表(首页) 大事年表 收藏 关于本年表

《中国早期文明史年表》

基于考古数据,对中国早期文明史做概要描述共31条记录,显示第1页,共30条
公元 事件 时代
前2590000
~
前2200000

人字洞遗址

人字洞遗址位于长江南岸皖南低山丘陵区,繁昌区孙村镇癞痢山南坡距离繁昌区西南约10公里的孙村镇西北2公里的瘌痢山(又称花果山)东南坡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46″,北纬31°5'23″)。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绝对年代为220万—259万年前,是已发现亚洲地区最古老的人类活动遗址。
人字洞遗址于1998年5月由国家“九五”攀登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其环境背景研究》安徽课题组在繁昌调查发现,共经过7次大规模系统发掘,发现了远古人类加工、使用过的石制品100多件,骨制品几十件,以及包括高等灵长类原黄狒在内的哺乳动物化石标本8000多件,分属近80种动物,将亚洲人类起源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为亚洲是早期人类起源地区之一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对于研究早期人类活动环境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5月25日,人字洞遗址作为旧石器时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更新世早期
前2140000
~
前2010000

巫山人化石

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龙骨坡,发掘出一段带有2颗臼齿的残破能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1986年又发掘出3枚门齿和一段带有2个牙齿的下牙床化石。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包括步氏巨猿、中国乳齿象、先东方剑齿象、剑齿虎、双角犀、小种大熊猫等116种早更新世初期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学者研究,龙骨坡遗址出土的遗物代表了一种直立人的新亚种,后被定名为“直立人巫山亚种”(Home erectus wushanensis),一般称之为“巫山人”,距今约201~204万年(2014年 [1-2] 修正为214万年 [3] )。
“巫山人”化石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巫山人”化石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
经过三次大规模发掘以及国内外学者多年来的研究,推测在巫峡中发掘出的古人类化石,代表着“巫山人”是我国迄今发现得最早的能人。但是,由于化石材料的缺失“巫山人”是人是猿尚有巨大的争议,国际古生物学界对“巫山人”也有不小分歧。 
旧石器时代早期
前1800000
~
前1600000

元谋人化石

元谋人化石,因发现地点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而命名,古人类定名为“元谋直立人”,英文称:Homoerectusyuanmouensis,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考古学家认为,“元谋人”北上越过金沙江,到甘肃、青海成为古羌戎人,继续往东北越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成为印第安人的祖先。它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古老的原始人类。
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故称元谋人,全称“直立人种元谋新亚种”,俗称“元谋直人”。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遗址。在云南省元谋县城东南约7公里的上那蚌村附近一座高约4米的小山丘上。1965年在第四纪间冰期河湖相沉积的棕褐色粘土中发现了两颗人的牙齿化石,经鉴定为直立人的牙齿,并命名为“元谋直立人”。元谋人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其化石和遗物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元谋人的生存年代为170±10万年,意思为一百七十万年左右,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至50万年或更晚一些)。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建立了元谋猿人陈列馆。
在约在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根据出士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
人牙化石石化程度很深,呈浅灰白色,粗壮硕大,磨损程度不大,是一个青年男性的左、右上内侧门齿。牙齿的基本形态与北京猿人相似,个别性状显得比后者更为原始。后来的发掘中又出土了云南马、剑齿虎、剑齿象等早更新世的元谋动物群,以及打制石器和炭屑,同时还发现元谋盆地在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内有过多次的冰川活动。现在遗址竖有石刻的标志一通。元谋猿人遗址历史之久远,遗物遗迹之丰富,时代之连续,在国内外均属罕见,因而人们将元谋称之为天然人类原始社会博物馆。
元谋县地处元谋盆地边缘,盆地内出露一套厚达695米的河湖相沉积。从下到上分为4段28层。元谋人牙发现于第4段第22层中。此后,又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元谋人的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据古地磁断代,年代为距今170万年。
先后出土的石制品共7件,人工痕迹清楚。原料为脉石英,器型不大,有石核和刮削器。它们和人牙虽不居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层位大致相同,距离又不远,应是元谋人制作和使用的。发现的炭屑多掺杂在粘土和粉砂质粘土中,少量在砾石凸镜体里。炭屑大致分为3层,每层间距30~50厘米。炭屑常常和哺乳动物化石伴生。最大的炭屑直径可达15毫米,小的为1毫米左右。在4厘米×3厘米的平面上,1毫米以上的炭屑达16粒之多。此外还发现两块黑色的骨头,经鉴定可能是被烧过的。研究者认为,这些是当时人类用火的痕迹。这一发现,和在距今约180万年前的西侯度文化中发现的烧骨,如确系人工用火证据,则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大大提前。在遗址中还找到一些有明显人工痕迹的动物骨片,说明当时已会制造骨器和简单的工具了。 
旧石器时代早期
前1150000
~
前700000

蓝田人

“蓝田人”即“蓝田猿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英文名称: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
因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故命名为“蓝田人”。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到95万年,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70万年到115万年。
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元谋人遗址为第二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石器时代早期
前700000
~
前200000

北京人

北京猿人(拉丁学名:Homo erectus pekinensis)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和打制工具(石器)。
1929年,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上的山洞里发掘出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难的斗争。
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化石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遗址。北京人是世界上内涵最丰富,资料最齐全的直立人。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共十万件以上。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已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有些学者认为,当时已会制造骨角器。除狩猎外,可食的野果、嫩叶、块根,以及昆虫、鸟、蛙、蛇等小动物也是日常的食物来源。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表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研究发现,北京人通常几十人结成一群。寿命很短,大多数人在14岁之前就夭亡了。
这处遗址是1921年8月由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和美国、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发现的,1927年起进行发掘。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1936年,贾兰坡接替裴文中先生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并于1936年11月连续发现三具“北京人”头盖骨,震惊了国际学术界。此后,考古工作者在周口店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它们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个体。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物品,共十万件以上。文化堆积层内有成堆的灰烬、烧骨和烧焦的朴树籽,以及动物化石100多种。这个被称为“北京人之家”的周口店遗址,是我国发现的资料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也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旧石器时代早期
前290000
~
前270000

金牛山人

1984年,我国考古学家在今大石桥市永安镇西田村金牛山洞穴内,发现一完整古人类头骨化石, 并发掘出大量古动物化石、烧骨、灰烬和石器。
石为一个头骨、五个脊椎化石骨、二根肋骨以及其他部位的骨头,全部属于一个成年个体,年龄为三十岁至四十岁之间,脑量为1390毫升。金牛山发现的这批化石资料之完整,在我国尚属首次。同时还发现了一些灰堆,里面有烧土、炭屑和烧骨,可能是金牛山人烧食之处。在灰堆旁边分布着大量的动物碎骨,其中有的骨头还可以看到人工敲砸的痕迹。
金牛山遗址位于大石桥市西南8公里,长大铁路线东侧,东距渤海湾20公里,是一座由震旦纪的白云质大理岩、石灰岩和云母片岩夹菱镁矿等多种岩石组成的孤立山丘,为中国东北地区最早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金牛山海拔69.3米,面积为0.308平方公里。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遗址,位于山的东南部,已发现的剑齿虎,肿骨鹿、大河狸等中、更新世动物群化石分析表明,该洞穴主要堆积时代距今30—40万年间。该遗址出土的古人类遗骨化石较北京周口店猿人化石更加完整。从头骨壁的厚度小于北京猿人而大于现代人这一点判断,金牛山人是猿人与智人的过渡类型。
遗址包括 4个化石地点。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牛山遗址设有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金牛山工作站,负责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并划定保护范围,修建了围墙。1990年对A点洞穴进行了维修加固。 
旧石器时代早期
前250000
~
前230000

观音洞文化

1964年,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试掘了黔西观音洞遗址,揭开了贵州“史前文化”的帷幕。
遗址在一片封闭洼地的小山坡上,它是一个长约90米的天然溶洞,海拔1450米。经过几次发掘,在这里出土了3000多件石制品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石制品分为石核、石片和石器三大类,石核、石片是加工过程中留下的遗物,石器多用石片制成,以刮削器居多,其次是端刮器、砍砸器、尖状器,还有几件凹缺刮器和雕刻器。毫无疑问,这是人类早期的活动遗迹,属旧石器时代早期。这时的人类还处在“晚期直立人”阶段,人类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那时的古人类以采集和狩猎为生,洞里留下了25种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动物稀奇古怪,有柯氏熊、大熊猫、最后鬣狗、嵌齿象、贵州剑齿象、似东方剑齿象、巨獏、中国犀等,大抵属于“南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它们当中,有8种动物已经灭绝,根据这些动物遗骸,地质学家们判断正处在地壳演变的“更新世中晚期”。遗憾的是,在这里并没有发现古人类化石。古人不知何处去,文化依旧闪光芒。考古学家根据这些丰富的文化遗物,把它命名为“黔西观音洞文化”。
观音洞以其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引人注目,在全国与北京周口店、山西西侯度鼎足而立。专家们经过大量比较,认为黔西观音洞文化是有别于其他文化系统的另一种类型。不但是“与欧洲大陆的旧石器文化不相同的一种新文化系统”,而且“与中国已知的‘北京猿人’文化也很少有相同之处”。《中国通史》把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分为三种类型或三个古文化区:第一个文化区是以山西的西侯度和河文化为代表,第二个文化区是以北京周口店为代表,第三个文化区则以贵州黔西观音洞为代表。这就是说,在中华大地上,文化起源是“多元”的,早期的人类分别在不同地区创造文化,以后才渐渐合“多元”为“一体”,黔西观音洞文化就是这“多元”中的“一元”。
2001年6月25日,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石器时代早期
前200000
~
前26000

丁村人

中国北方的早期智人化石之一。包括1954年发现的3枚小孩牙齿和1976年发现的一块小孩顶骨残片。丁村遗迹在山西省襄汾县南约 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铁路两侧。1954年进行大规模发掘时在汾河东岸共发现十个石器地点,1976年又在汾河西岸发现了新的石器地点。
丁村人化石都发现于汾河东岸的54100地点的砂砾层中,这层砂砾位于有古土壤条带的黄土内。3枚人类牙齿属于约12、13岁的小孩。右上内侧门齿齿冠舌侧中 部低陷,两侧增厚并向内卷,使舌侧呈铲状,特称铲形门齿。舌侧接近齿根的部分有明显的舌侧隆突,由此延向切缘有两条指状突。右上外侧门齿也呈铲形,并有不明显分离的舌侧隆突。铲形门齿是黄种人和中国其他人类化石都具有的特征,与白种人显然不同。舌状隆突和指状突的发达程度则介于北京猿人与现代黄种人之间。齿根缺乏纵行浅沟,且较细小是与现代人相近的性质。右下第二臼齿,可能与两个门齿属于同一个体。齿尖分布为十字型。其相对高度比北京猿人大,咬合面的纹理不如北京猿人复杂。齿根尚未充分形成,但估计也较细弱。总之三枚牙齿的形态都介于北京猿人与现代人之间。
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丁村文化”的概念也形成了。这里出土的器物越来越多,构成了一套先祖亲手打制 成的旧石器,其中有生产类的,也有生活类的。这些器物进一步拓宽了考古学家的视野,被冠之“丁村文化”的这些器物分为三段,即早段、中段和晚段。这三段文化范围涵盖的年代,比那三枚牙齿又宽阔了好多。
丁村遗址内不同的地点、地层,都出现了大量的石制品,而且主要类型、典型代表器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传承关系。根据地层的早晚,我们一般分为早段、中段和晚段。
丁村文化早段,属于旧石器时代初期晚段,分布在丁村遗址北部,塌河崖一带和04:05 地点一带。石器有大三棱尖状器、大尖状器、斧状器、宽型斧状石球、刮削器、双阳面石器等,距今30万年左右。
丁村文化中段,属旧石器时代文化中期,分布在丁村周围及汾河两岸的第三阶地里,新发现的04:01地点也属这个时期。它的石器与早段一脉相承,无论类型、石料、打制方法都非常一致,只是处于不同的地层里,距今十万年左右。
丁村文化晚段,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汾河西岸的77:01 地点。在这一地点,出现了两种石器类型,一种是传承了丁村文化传统的粗大石器,另一种是以燧石为原料制作的典型的细石器,器形包括锥钻、尖头、刮刀、雕刻器、修背小刀等。虽然至今还没有搞清楚这些细石器的来历,但很显然,丁村文化的晚段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体,传统的丁村文化在接受新的文化类型的同时,走向了更高的境界。这一地点的年代,经过测定距今两万六千多年。
按照石器的使用类型分类,一般不外乎砍砸、刮削、挖掘等,大概有尖、刃、钝三类。或挖植物的根茎、砍砸植物的果食,或宰杀动物、割刮皮肉,再就是用于狩猎,如丁村的石球。总的来说,丁村文化的石器类型,组合了人类生存必需的全部功能,表现出丁村人的勤劳和智慧。
通过几十年、几代人对丁村遗址所做的大量工作和研究,证实丁村遗址不是仅限于汾河东岸单一的中期文化的11个地点,而是扩及汾河两岸,时代包括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晚期,地点多达30多个的大型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群。丁村人的年代也不是以前所说的十多万年,而是从几十万年前就开始,一直承袭流传至新石器时期。这种情况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旧石器时代中期
前190000
~
前150000

和县人

中国的直立人化石 。1980~1981年发现于安徽和县陶店镇汪家山北坡的龙潭洞。包括1个近乎完整的头盖骨、2块头骨碎片、1块下颌骨碎片和9枚单个牙齿。2017年研究表明,和县直立人可能代表一种残存的原始人类。
头盖骨属一青年男性个体,有许多特征和北京人相似,但又具有若干较北京人进步的特征。这表明和县人是直立人中的进步类型,可能与北京人中的较晚者相当。和县人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铀系法的测年结果为距今19万~15万年,热释光法(见考古年代学)测得的年代在距今20万年以内。伴生的动物化石属于南北混合的动物组合。
2017年1月21日,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与西班牙国家人类演化研究中心、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及台湾台中博物馆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和县直立人下颌骨形态分析。该研究发现和县直立人下颌骨及附带的牙齿具有一系列原始特征,提出和县直立人可能代表一种残存的原始人类,中国不同地区的直立人演化速率不完全一致。 
旧石器时代早期
前135000
~
前129500

马坝人

马坝人是1958年在广东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西南三公里的狮子岩石灰岩溶洞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属早期智人。被发现的马坝人头骨可能是一位中年男性,呈卵圆形,无顶骨孔,眼眶上缘为圆弧形(与古尼安德特人相似),鼻骨相当宽阔,古人类型。伴生的脊椎动物化石有鬣狗、大熊猫、貘、剑齿象等19种。
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之末或晚更新世之初。马坝人化石为一头骨的颅顶部分,包括额骨和部分顶骨,还保存了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属一中年男性个体。马坝人眉嵴粗厚,眶后部位明显收缩,额骨比顶骨长,表现出和直立人类似的原始特性。但它的颅骨骨壁较薄,颅穹窿较为隆起,脑量可能较大(估计超过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进步性质。因而分类上可归于早期智人,代表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环节。马坝人遗址未发现有文化遗物。
马坝人,距今12.95万年至13.5万年,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一种古人类型,属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马坝人属于中国东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
狮子岩的狮头峰也称前山,它是狮子岩的核心景点,“马坝人”头盖骨化石就是在这里发现的。狮头峰溶洞由下而上,共有五层,在第二层洞口竖着一座通过艺术 加工复原的“马坝人”胸像。“马坝人”距今约十三万年前,属旧石器中期的人类,称古人。“马坝人”虽然比起生活 在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保持着猿人的特征:眉骨前缘向前突出,头顶盖低平, 前额部向后倾斜,口吻部阔平尖出。
在第三层银岩里出土了有几何印纹的陶片、残石器、箭镞、纺轮等新石器时期和属于与英德“青圹文化”同类型的螺壳和兽骨化石。银岩内还陈列了展示“马坝人”在约十三万年前洞居生活的塑像。
马坝人头骨形态虽然比北京猿人的进步,但也有许多性状与北京猿人相似,说明与北京猿人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与欧洲的一般尼人性状也有些相似,但存在着更大的差别。马坝人是华南地区一项重要的早期智人类型化石。
马坝人头骨的发现,扩大了中国远古人类分布范围,填补了中国华南人类进化系统上的空白,更完善了中国原始人类发展序列。
1961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石器时代中期
前34000
~
前27000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
山顶洞的人类化石共代表 8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由头骨缝的愈合程度和牙齿的生长情况看﹐其中5个是成年人﹐包括男女壮年和超过60岁的老人﹐1个是少年﹐1个是5岁的小孩﹐1个为婴儿。
山顶洞人的体质已很进步。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这些特征和现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
山顶洞文化的底层直接堆积在“北京人”遗址的第1层上。山顶洞洞口向北,发掘时被拆除,所见向北的口是人工开凿的。山顶洞遗址由四部分组成:洞口,人室、下室和下窨,前三部分都发现有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下窨只发现完整的动物化石。山顶洞人掌握了钻孔磨光技术,学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生产活动有采集、渔猎,人死后还懂得埋葬,山顶洞人的群居生活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关系。
测定结果表明,山顶洞文化年代应介于距今2.7万年左右至3.4万年左右之间。 
旧石器时代晚期
前30000
~
前20000

左镇人

晚期智人 (Homo sapiens sapiens),因发现于中国台湾省西部台南县左镇乡(今台南市左镇区)而得名。标本都捡自臭屈附近的菜寮溪河床。菜寮溪是台湾地区出产动物化石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迄今台湾地区唯一发现化石人类的地点。根据对化石中氟、锰含量的测定,估计其年代为距今3万~2万年。
由于“左镇人”头骨化石系在菜寮溪河床发现,所以应该是从某处被冲刷到菜寮溪,直到由于当地采矿工作的进行,才在偶然间被发掘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学者无法判断其确实的地层层位,也没找到和该人类伴存的文化遗物,因此,在推断和该人类相关之文化模式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碰上困难。
不过,随着更多考古遗址的发掘,现在一般学界的看法,是将“左镇人”当做是西部“长滨文化”的主人。长滨文化是台湾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文化,因此,左镇人可能也是使用石片器、砾石器和骨角器、以渔猎维生的旧石器时代人类。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其可能更接近住在丘陵台地地区的网形文化人。
 
旧石器时代晚期
前12000
~
前9000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洞内的上层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石器中既有打制的,也有磨制的。已发现陶器,但数量很少,质地非常疏松,胎厚近二厘米,陶泥既夹炭也夹砂,是中国目前所知最原始的陶器。最重要的发现是一些水稻壳,其中既有普通的野生稻,也有栽培稻。后者集野粳稻的特徵,是一种由野稻向人工栽培稻演化的稻种。也发现了多处火堆遗迹,以及大量的动物碎骨、蚌螺介壳和少量的鱼骨等,但未发现饲养家畜和种植谷物的迹象,看来人们还主要依赖于渔猎和采集经济。 
新石器时代早期
前10000
~
前7000

查海遗址

查海遗址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查海村西五华里的水泉沟北坡上,地处东北三大名山之一的医巫闾山西麓,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原始部落遗址,距今已有7600年,加树轮校正超过8000年。
查海遗址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发掘半地穴式房址55座、墓葬13个及57个窖穴、灰坑等遗址,其中室内窖穴23个,室外窖穴34个,有一部分窖穴就是用来存储谷子的;半地穴式房址,直接劈凿于花岗片麻岩上,方向一致,密集有序,排列成行,呈方型圆角半地穴式,按使用功能分大、中、小三种攒尖结构房屋建筑。
查海遗址出土的玉器有玉玦、匕形器等,玉器玉质为透闪石软玉,是中国较早的真玉器。
出土的陶器有两块龙纹陶片、蛇纹陶片、蟾蜍纹陶片、蛇衔蟾蜍陶罐、鼓腹罐、陶杯;出土的石堆塑龙,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砾岩摆塑,全长19.7米,龙头部最宽处约2米,其造型呈昂首张口、弯身弓背状;出土的木炭、炭化种子、植物果实在内的少量炭化植物标本,约有10种,包括山杏的内果皮、胡桃属的内果皮、榛子的果壳、豆科植物种子、禾本科大狗尾草、狗尾草和马唐属的颖果等,多数都为可食的野生植物类型,炭化植物标本种类所属以麻栎属为主,还有桦木属、杨属、榆树属、朴树属等阔叶树种,均属于落叶阔叶林中的基本树种。
查海遗址是中国北方时代较早、保存较完整、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充分展示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在阜新地区出现的古老文明,进而证明了阜新地区以及辽河流域同黄河、长江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查海遗址出土的石堆龙是中国年代较早、形体较大的龙形象,为研究中国龙图腾的起源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查海遗址发掘出土的木炭、炭化种子、植物果实标本,为探讨查海遗址周围的古代植被和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利用植物的方式提供了重要证据,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1996年11月20日,查海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石器时代早期
前9800

昂昂溪遗址

分布于黑龙江一带。
1930年发现。该文化分布于齐齐哈尔为中心的嫩江流域地区。其主要特点是细石器发达,古人用压制法制造了一些个体小、形状规整的镞、刮削器、尖状器。磨制石器也有,但数量很少。陶器比较原始,多是手制,陶土未经洗涤,含有沙及蚌壳粉末。烧成火候低,大部分陶器呈褐色。器类简单,仅有筒形罐、钵、杯和瓮等。渔猎工具发现较多,有骨枪头、骨鱼镖等,遗址也出有不少鱼骨、兽骨,说明渔猎经济在当时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在滕家岗子遗址,还发现了昂昂溪文化的墓葬、房址与灰坑。 
新石器时代早期
前8000

沙苑文化

以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为主。细石器有石核、石叶、小石片、尖状器、石镞、刮削器等。石片石器是它的典型产物,又是细石器文化中所罕见的。73年发现人头顶骨化石属同时期的遗物。未见地层关系 
中石器时代
前7000
~
前5800

贾湖文化

分布于河南省汝河、洪河、沙河流域。
1983年至200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在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东,沙河与泥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上发掘7次,计2700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房址53座,窑穴370座,陶窑13座,灰坑336座,墓葬445座,瓮棺葬32座,埋狗坑10个,以及濠沟、小坑等。出土陶、石、骨等各种质料的遗物达数千件,特别是七声音阶骨笛,9000年酿酒技术,成组随葬内装石子的龟甲及其契刻符号,动物训化家养,具有原始形态的栽培梗稻尤为引人注意,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反响。
贾湖遗址是河南省同时期文化遗存中保存最好、面积最大、文化面貌最丰富的遗址,具有中心聚落性质,对研究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早期聚落形态、农业尤其是稻作起源、家畜起源、全新世环境气候变迁、音乐起源、汉字起源、卜筮起源等许多重要学术课题均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尤其是七声音阶骨笛的材料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之后,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反响,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 
新石器时代早期
前6950
~
前5450

甑皮岩文化

分布于广西一带。
位于广西桂林独山甑皮岩出土的陶器主要是夹砂红陶、灰陶,烧成温度较低,纹饰有绳纹、划纹、席纹和篮纹,器物中以罐类为最多,其他有釜、钵、瓮等。石器中打制和磨制者各占一半,磨制石器以斧、锛为大宗。洞穴内发现有成堆的石块,其中有不少石器半成品,说明这里是制造石器的地方。此外还发现有骨鱼镖、骨镞和石矛等渔猎工具。
  居洞内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的麂、梅花鹿以及鱼、龟和螺蚌壳等。家畜已经出现,仅有猪骨一种,说明当时的经济仍以渔猎、采集为主。洞穴内也曾作为墓地使用,已清理的墓葬有十八座,均无墓穴,墓主葬式以屈肢蹲葬居多,这可能与布袋装尸的习俗有关。随葬品很少,至多有二件蚌刀。 
新石器时代早期
前6200
~
前5800

彭头山文化

分布于长江流域。
考古发现湖南省澧县澧阳平原中部彭头山文化遗迹有地面式、浅地穴式建筑遗迹和以小坑二次葬为主的墓葬。出土遗物中石器大多数都是打制石器,既有大型砾石石器,也有黑色细小隧石器,与本地旧石器时代晚期传统区别不大。陶器制造古朴简单,全部为原始的贴塑法制成,胎厚而不匀,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夹有炭屑,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为确立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
  彭头山遗址的文化面貌与以往所发掘过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完全不同,已被命名为彭头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
前6000
~
前5000

裴李岗文化

分布于河南一带。
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粟等作物,以磨制带锯齿石镰、石锄、鞋底形石磨盘与石磨棒等作为农具。制陶业比较原始,采用手制;三足钵、月牙形双耳壶、三足壶和鼎等陶器在造型上别具风格。住房是方形与圆形的,都是半地穴式建筑。有储藏东西的圆形窖穴。人死后埋入氏族公共墓地,皆长方形土坑墓,多有陶器与石器作随葬品。该文化与磁山文化关系密切。其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缺项。裴李岗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较早遗存,裴李岗文化自七十年代首先在河南新郑市裴李岗村发现以来,便使人们认识到了仰韶文化之前的中国远古文化的独特面貌。分布于河南一带的这种使用红陶、以壶盛水盛粮、用三足钵烧饭的早期文化,居然还是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在裴李岗文化中发现的种植稻、龟骨上的契刻符号等一系列前所未见的内容,使学术界不得不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水平作出重新的评估。 
新石器时代早期
前6000
~
前5000

磁山文化

分布于河南一带。
有房基、粮窖400多个,出土各种文物、遗物5000余件,有石器、陶器、骨器和粟的碳化物、野生动物及家禽骨骼标本等。这些文物证明,早在7300多年前,先民们已经居于半地穴式的房子之中,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可见,邯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专家考证,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三项“世界之最”,一是粟的发现,证明我国黄河流域是世界上由人工培植粟类最早的地方;二是家鸡骨的发现,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鸡的国家;三是出土的炭化核桃,纠正了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人中国的说法,将中国产核桃的记载上推了5000多年。磁山文化的发现是中国半个世纪以来考古工作的重大突破,它把新石器仰韶文化考古年代上溯了1000多年,浓缩了新旧石器时代之间的一段距离,为研究原始社会提供了新的重要佐证。 
新石器时代早期
前5900
~
前4950

李家村文化

最早发现于陕西西乡李家村遗址,分布于关中地区、甘肃东部一带。
仰韶文化的前身。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居多,但也有不少打制石器、细石器。陶器制造技术还很原始,手工制作,器物胎薄,烧成温度低,颜色大部分是红色,其中有些陶器里面黑色外面红色,最有特点。纹饰也很简单,只装饰一些绳纹、锯齿纹和剔刺纹。彩陶已经出现,但数量很少,只是在钵的口沿外壁绘一些简单的宽带纹。 
新石器时代早期
前5800
~
前4800

大地湾文化、老官台文化

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省境内的渭河流域一带。
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种植黍等作物。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铲和石斧等。制陶业很原始,采用泥片敷贴法。陶器以圈足碗、彩陶钵与筒腹三足罐最具特点。住房是圆形的,为半地穴式建筑。储藏东西的窖穴亦是圆形。居民死后埋入长方形土坑墓,随葬陶器等物品。该文化的发现,对了解渭河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有重要意义。由于大地湾1期文化早于中原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千年以上,两者在文化原貌上又有延袭承传的密切关系,因而,她上开中原仰韶文化之先河,下启陇右马家窑,齐家文化之滥觞,对探索中华文明的线索和原生面貌,揭示陇右与天水古代文化的考古编年和文化序列,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大地湾遗址、师赵村遗址发掘房屋遗址200多座,最早的是深穴窝棚式建筑,距今7000至8000年间,这是标志着人类的居住方式从穴居向半穴居迈进的一个新起点。到晚期,已发现平地起建、居住面多以白灰面涂抹或青灰色料礓石渣和细沙混合筑成。屋前有与住室相通的“凸”字形门斗。尤其编号为F901的房址,是我国目前为止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最具中国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距今5000多年。代表了仰韶建筑的最高成就,其一是建筑规模巨大;其二是工艺精良,方法进步;其三是布局规整,平衡对称。它由主室、东西两侧室和后室、门前附属物构成,总面积420平方米,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典型代表。并在墙壁、门、灶台的设计布局上还增加了防火保护层。是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宫殿建筑雏形,而且开创了后世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先河,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筑丰碑。天水史前遗址出土的陶器,不仅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器,而且陶器口沿上多绘有红色宽彩带,是我国最原始的彩绘图案。以这一独特风格为标志的大地湾一期遗址,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大地湾文化”。 这些陶器以生产、生活用器为主,形状有圆底钵、三足钵、三足罐、圈足碗、小口瓶、尖底瓶、口足鼎、平底釜、条形盘、深腹罐等。大量早期彩陶制品以绘有变体鱼纹和鸟纹相结合的花纹为主。大地湾遗址的彩陶是中国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彩陶之一。由此说明包括甘肃东部、南部的渭河、西汉水等是我国彩陶的故乡。自此,彩陶在甘肃久盛不衰。加之大地湾晚期F411房屋的大型地画,距今5000年,更是迄今我国最早且保存完整的绘画作品,这对研究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重要学术价值。中国的文字,到商朝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已是成熟的文字,但产生的年代不可考。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的10多种刻划符号,有类似水波纹状的;有类似植物生长的,还有以直线和曲经相交的形纹等。这些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朱彩符号,在年代上早于半坡的刻划符号千年以上,又与仰韶时代种类逐渐增多的刻划符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基至有些刻划符号与半坡的完全一致,这无疑为中国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和线索。郭沫若说“彩陶上的那些刻划符号,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在大地湾一期灰坑中,采集到已碳化的禾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其中黍的碳测年代距今约7000多年,是我国同类作物中时代最早的标本。说明陇原大地最早的垦荒者至少在7000多年以前就成功地将野生黍培养成裁培黍,纠正了国际农史界通行多年的中国黍源于国外的谬误,进而确立了中国黍源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说法,证明了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清水河谷是中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地,也是中国旱作农业黍、稷的发祥地,这两种植物距今已有7800年左右,较之于半坡早了1500多年,两种植物种子的出土毫无疑问地认定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河谷是中国农业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以秦安大地湾为代表的天水史前文化,对中国文明起源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许多遗迹证明了城市发生的前奏及父权制时代。所有这些“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线索”,“是中华文明的曙光”。大地湾仰韶晚期文化无疑处于文明的前夜。  
新石器时代早期
前4720
~
前4235

小珠山一期文化

主要分布辽东半岛一带。
包括遗址17个,例如柳条沟遗址、门后遗址、西沟遗址、平山乡遗址、文家屯遗址。
陶器以红棕色为主,材质以夹砂陶含大量滑石、云母,还有少量的黑陶、黄陶、褐陶等。陶器多为平底筒形罐,器形大,直口,器壁较厚。纹饰以压印纹为主,包括之字纹、波浪纹等[4]。一期石器以打制石英岩片较多,工具有刮削器、石球等,少量磨石盘、石刀。骨器有鹿骨、狗骨。房址以方形圓角半地穴为主,面积较小,有红烧土面和灶址,房角有祭祀狗骨架。 
新石器时代早期
前4710
~
前4360

小珠山二期文化

主要分布辽东半岛一带。
二期文化较一期文化有较大的发展,遗址共有8个。陶器以夹砂灰褐陶为主,含少量滑石粉,形状以侈口深腹筒形罐居多,纹饰为刻划纹、戳印纹,制法为手制泥条盘筑。石器以磨制石器为主,有石斧、石刀、石球等,骨器为骨锥等。房址为方形或椭圆形的半地穴式,居住面有踩踏的痕迹,多处经火烧并遗留大量木炭灰,出土遗物沿穴壁一周分布,证明古人类已经熟练掌握用火烤制陶器的技术 
新石器时代早期
前4585
~
前4360

小珠山四期文化

主要分布辽东半岛一带。
小珠山四期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址有9个,陶器多为夹砂黑褐陶,含云母。器类以平底罐为主,敛口,微鼓腹,器壁厚。纹饰多见附加堆纹、戳印纹、刻划纹等。该遗址以磨制和打制的石质生产工具为主。房址有圆形、椭圆形和圆角方形三种,三堂村一期遗址内发现有儿童墓葬 
新石器时代中晚
前4535
~
前4360

小珠山三期文化

主要分布辽东半岛一带。
三期遗址7个,还有吴家村遗址、东水口遗址、郭家村下层遗址等。陶器制法仍为手制,材质为夹细砂或夹砂红陶和红褐陶,含云母。器类以平底筒形罐为主,器形变小,折沿或卷沿,器壁薄。纹饰主要为刻划纹,施加在口沿部分。石器以生产工具、狩猎工具、手工加工工具为主,器形主要有石锄、斧。骨器由鱼骨、兽骨制成,器形有骨针、锥等。居址数量较多,屋内发现较多柱洞,个别房间内分布有灶台,灰坑数量较少。 
新石器时代早期
前4300
~
前4100

小珠山五期文化

主要分布辽东半岛一带。
陶器黑陶为主,褐陶次之,多夹砂或夹细砂,部分陶器含少量云母,部分黑陶有轮修痕迹且器表经磨光处理。鼓腹罐以折沿为主,发现较多双唇。纹饰以平行凹弦纹为主,存在部分素面陶。骨器发现较少;另外,在该遗址还发现有较多兽骨,有猪、鹿、狗、獐子等,以猪骨最多,还有大量贝壳和四片鲸鱼骨。房址为圆形或近圆形的半地穴式房屋,有门道、柱洞,部分房址内有灶址,四平山积石冢与文家屯积石冢普遍存在有中心墓的现象,说明已经有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新石器时代晚期
前2070
~
前1600

夏朝

夏朝起止时间约为: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历十五世王:
第一世:禹
第二世:启
第三世:太康
第四世:仲康
第五世:相
第六世:少康
第七世:予
第八世:泄
第九世:不降
第十世:扃
第十一世:厪
第十二世:孔甲
第十三世:皋
第十四世:发
第十五世:癸(桀)
 
前1600
~
前1300

商前期

商朝起止时间约为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其中商前期约为:公元前1600年—前1300年 迁殷。
商前期历代国王:
第一世:汤
第二世:太丁
第三世:外丙
第四世:中壬
第五世:太甲
第六世:沃丁
第七世:太康
第八世:小甲
第九世:雍己
第十世:太戊
第十一世:中丁
第十二世:外壬
第十三世:河亶甲
第十四世:祖乙
第十五世:祖辛
第十六世:沃甲
第十七世:祖丁
第十八世:南庚
第十九世:阳甲
第二十世:盘庚(迁殷前)
 

前往第 1 | 2 | 页

[ 返回选择年表 ]



[ 返回 ]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