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俺也是胡乱猜想。咱一起分析分析呗!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塔因为个头比较高,又往往位于一些高地上,所以会惨遭雷击,这恐怕是很多塔残破不全的原因吧。当然,严谨地说,也不排除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不过,还是以被雷击毁的为多就是了。我这次去湖州看到的飞英塔,塔刹被毁,也是遭受雷击。还有北京的几所辽塔都是相同的原因。
 
 中国古代建筑的“天敌”大概就是雷电火灾了。中国古塔最早是木构建筑,后来逐渐被砖塔代替(木塔因毁坏而没能存世、而砖塔存世较多),也是因为木塔更容易遭受雷击、火灾等等。
 
 当然,为了应对雷电,建筑上也采用了“雷公柱”的结构,试图将电引入地下。雷公柱,这个名字就说明了它存在的意义。呵呵。高大建筑物的鸱吻或者是塔、亭的顶端,都会设置雷公柱。主要是通过例如铁力木等导电性强的木材,将最顶端的雷电逐渐引入地下。很多塔的铁制塔刹,也起到了避雷针的作用。
 
 但避雷针在整个防雷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仅仅是一个接引。还需要引下、接地这两个来形成一套的机构来完成整个引入地下的功用。
 
 避雷效果堪称典范的当属屹立千年的应县木塔。据说,应县木塔内有长14米的铁制塔刹,除一般塔刹所具备的覆钵、相轮,等构建之外,其塔刹还分别用8条铁链系于各屋脊端加以固定。所以,应县木塔完成了整个的防雷过程,接闪、引下、接地,有效的防止了雷电的袭击。
 
 也有一些建筑并不存在避雷的设施,但它们也没遭受雷电袭击。有一种说法是它们“生活”的地方,正好处于整体绝缘的环境。而一旦有植被或者是地形或者是房屋的变化,造成整体环境的变化,则有可能造成绝缘体整体发生改变。这点,我个人觉得还不能完全用数据来证实。所以姑且存疑吧!
 
 综上所述,造成很多塔塔刹没有,而塔的下面几层依然完好的原因,俺觉得可能是:一、塔刹完成了接闪的过程,但有可能没完成引下与接地的过程,从而造成依旧被雷电击中。二、整体的绝缘环境发生改变。三、砖塔的塔身以及基座比较坚固,只是对塔刹造成了破坏,而没对基座产生影响。 
  
 
  本贴最后一次由阿印修改于2007-10-27 13:24:20
 
——————
 吃肉,吃大肉,绝不吃野生的肉 
本帖由  阿印  于2007-10-25 12:06:50发表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相关文章]
  ● 张家口市 涿鹿县 塔寺村     【杨轶】2007-10-24 22:02:41 [65535] (457) 
    ○ 头帖内忘发图了吧  【诗书】2007-10-24 23:12:00 [55778] (2) 
      ■ 是的!  【杨轶】2007-10-25 08:50:53 [56982] (18) 
      ■ 后面有十张图呐,请往后面看。  【司令】2007-10-24 23:16:56 [56543] (无内容) 
    ○  墩台  【杨轶】2007-10-24 22:04:56 [55756] (无内容) 
      ■ 卡口子的,个人感觉在宣德前  【诗书】2007-10-24 23:16:51 [56755] (无内容) 
    ○  燕峰山炬禅师灵塔     【杨轶】2007-10-24 22:03:41 [65535] (无内容) 
      ■ 这塔好  【阿印】2007-10-24 22:57:06 [57180] (36) 
        ■ 请教阿印!学习啦!  【杨轶】2007-10-25 09:04:21 [45643] (268) 
          ■ 俺也是胡乱猜想。咱一起分析分析呗!  【阿印】2007-10-25 12:06:50 [44400] (2K) 
      ■ 还是深山里好  【老普】2007-10-24 22:25:17 [56353] (无内容) 
        ■ 期待您发景县塔,我已经十年未去啦!  【杨轶】2007-10-25 09:06:19 [55441] (无内容) 
      ■  戏楼  【杨轶】2007-10-24 22:07:11 [56712] (无内容) 
        ■  龙王庙  【杨轶】2007-10-24 22:08:28 [56194] (无内容) 
          ■ 也是一段故事  【老普】2007-10-24 22:24:39 [55697] (无内容) 
          ■  古树  【杨轶】2007-10-24 22:10:24 [56615] (无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