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 发新帖 :: 刷新 :: 小站首页 :: 登录/注册

求1952年修缮辽西省山海关市天下第一关的历史资料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不胜感激谢谢!



本帖由 sanyuan2014-02-26 18:48:55发表


继续请教相关历史信息、图片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sanyuan2014-03-06 15:54:01发表


老照片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4/02/1393425010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4/02/13934250103.jpg



本帖由 sanyuan2014-02-26 22:30:10发表


与sanyuan交流讨论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sanyuan热心于山海关地区历史研究,早有所闻。

你的两张片子如果在狭义的山海关(南起入海石城,北至三道关范围)内,则第一张片子可能是南水关,第二张片子可能是在关城东北角向角山延伸的北翼长城的起始端。只是推测没把握。

交流两张片子

第一张:肯定是山海关某城楼,但不能简单结论究竟那一座。从光影看肯定不是天下第一关城楼。那剩下望洋楼和迎恩楼,从右侧的砖垛看,南门望洋楼的可能性大些,但未敢确认。说明片中人物不是倭人,是20,30年代中国警察的服装。希望sanyuan能有所发现。
第二张:我记得是张柏林拍摄的,1909年,偏左侧的桥梁就是最早的京奉铁路桥。因此是南水关附近,但现在变化太大了。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普修改于2014-02-26 23:23:29

img_file=/photo/upload/2014/02/1393427601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4/02/13934276011.jpg



本帖由 老普2014-02-26 23:13:21发表


回老师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关于我发的片子老师所言极是。
关于您发的片子第一张我以为是南门,通过左下箭窗破损状态与33年对比。
sanyuan只是收集一些老照片,并未做过深入研究。希望向前辈多学习。
南水关那张我也有,右上角还可以看到南翼城的城门。挺好玩的。不过,我记事时候这儿就叫东水关,现代的立交桥叫东水关立交桥。记得有张1895年的素描画的是这噶的。

img_file=/photo/upload/2014/02/1393430737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4/02/13934307371.jpg



本帖由 sanyuan2014-02-27 00:05:37发表


鼓掌,继续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根据左下箭窗判定望洋楼很棒,鼓掌。

下面这张片子(约1940)外文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在山海关长城上看沿海平原”,我们上周登角山还是没找到拍点。关键
(1)老照片下方的建筑是什么?
(2)要是在角山上拍的,那么镇虏台到那里去了?
(3)老照片上有条山上流下来的小河找不到。

彩色是这次拍的片子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普修改于2014-02-27 21:24:51

img_file=/photo/upload/2014/02/1393507439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4/02/1393507439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4/02/13935074392.jpg



本帖由 老普2014-02-27 21:23:59发表


这个问题几年前我提过 你们拍完又发问 太坏了 呵呵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期待大神解答



本帖由 sanyuan2014-02-27 21:50:06发表


看看这个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4/02/1393511701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4/02/13935117011.jpg



本帖由 老普2014-02-27 22:35:01发表


我拍了一张您比较下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4/02/13935136710.jpg



本帖由 sanyuan2014-02-27 23:07:51发表


似乎还要着更准确的。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老普2014-02-27 23:15:33发表


会不会是就门口呢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sanyuan2014-02-27 23:31:31发表


九门口看到海比较难吧,有望海楼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但总比角山上看难些,是不是。



本帖由 老普2014-02-27 23:36:21发表


图片上红线部分是山似乎,站在角山上此方向当是海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4/03/13936658720.jpg



本帖由 sanyuan2014-03-01 17:24:32发表


不错,左上有点山形。不过右边太平齐了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不敢断定是山,海岸线的可能性有吗。



本帖由 老普2014-03-02 20:25:22发表


我没到过九门口长城 但感觉像 您看下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4/03/13937693040.jpg



本帖由 sanyuan2014-03-02 22:08:24发表


九门口我走过一段,到过卫图上这个位置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难点仍然是老照片下方的建筑究竟是什么?不好判啊。



本帖由 老普2014-03-02 22:53:57发表


此帖已被删除!
[关闭] [管理] [树状]

此帖已被删除!
 
 
 

本帖由 sanyuan2014-03-02 22:05:14发表
精彩!非常感谢您和大家分享!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火箭人2014-02-26 22:44:04发表


好吧我有长城老照片可以交换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sanyuan2014-02-26 20:07:32发表


罗老的这篇报道提到了些历史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1949年,25岁的罗哲文,首次登临山海关,为其雄伟气势所折服,便默默地发下誓言———“如有机会,我一定要好好研究山海关,研究那里的长城,因为那里有令人惊叹的宝藏。”

1952年,郭沫若提出了“维修长城、让长城成为对外窗口”的计划与建议,第一次把长城保护提上了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建议得到了梁思成、郑振铎等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长城保护维修”的倡议者是郭沫若,领导者是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国内著名学者郑振铎,而实际工作却落在了一个身材矮小、面容和蔼的年轻学者的肩上。他,就是罗哲文。1952年,为做好长城维修的前期准备工作,罗哲文与郑振铎一同来到山海关进行实地勘察。

1953年初,正当壮年的年轻专家罗哲文正式主持长城维修工作。他的足迹因此遍布中国境内长城各沿线重要关隘,创造和积累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和宝贵经验:如山海关东门镇东楼成功修复、镇东楼至威远堂城墙修葺如故;就在这一年,自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处在封闭状态的“天下第一关”又以傲然的姿态迎来了国内第一批游客;1961年3月,山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祝您能发掘更多历史,大作发表后欢迎在小站张贴,与众共乐乐,谢谢!

罗哲文:与河北文物的“浪漫情缘”



本帖由 火箭人2014-02-26 22:08:27发表


1952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1952年在周总理的指示下,由国家财政拨款4万元,首次对“天下第一关”箭楼进行了大规模维修。

估计更详细的资料还是要找山海关的郭泽民老师

长城文献库:《50年来山海关长城的保护和利用》



本帖由 火箭人2014-02-26 19:19:56发表


1952年的影像对比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请查看下面这个链接,里面有数组山海关关楼的图片资料。

另可寻找张保田老师(小站老普)的《追寻远去的长城》一书,里面有更多各年山海关关楼的图片。

本贴最后一次由火箭人修改于2014-02-26 19:42:26

1952天下第一关关楼得到维修



本帖由 火箭人2014-02-26 19:38:55发表


我想横向展开呢 郭老师?投师无门要是有人引荐就好啦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sanyuan2014-02-26 19:44:35发表


找了个联系方法,比较老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不知能否联系上,请收短信。



本帖由 火箭人2014-02-26 21:42:10发表



www.thegreatwall.com.cn 提供支持    版本:greatwallv2.0.0
Time: 0.37451601028442 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