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you Visit www.thegreatwall.com.cn!!     Location:EN Version->The Great Wall Architecture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 Login ]/[ Register ]  
 Home :: Regional Index :: List :: Search :: My Data Basket :: Favorite/My Favorite :: Recent Changes :: :: Login
Official Name:山海关关城
ShanHaiGuanGuanCheng
Our Name:天下第一关 / TianXiaDiYiGuan
Other Name: /
Period:明 / Ming Dynasty 1368~1644
Location: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山海关景区内 / HeBeiSheng,QinHuangDaoShi,ShanHaiGuanQu,ShanHaiGuanJingQuNei
         [Looking Local List]
Details:长城类别:关堡 经纬高度:东经:119° 45′ 北纬:40° 0′ 海拔:18 总体情况:东墙:为长城主线墙体,从1956年至1984年,山海关区政府先后修补了镇东楼至威远堂的内皮石墙和外皮砖墙,重修了垛口墙和女墙,填补平整了墙心夯土,修复了镇东楼以南的部分墙体。1985年至1988年,又陆续修复了镇东楼以南的全部墙体,包括部分基储内外墙砖、垛口、女墙、夯土及靖边楼至牧营楼的海墁。1994年完成了牧营楼至镇东楼的全部砖墁。 北墙:该段墙体全长约770米,破坏严重,外包砖仅存接近烽号楼的100米,其余部分全部不存,夯土墙坍塌破坏严重,顶上仅宽0.5米。自威远台向西到关城西墙向南转弯处,墙体中靠近威远台的200米墙体外包砖全部拆毁不存,夯土墙塌毁严重。 西墙:该段墙体全长约1300米,两端与北、南墙相连处成圆角,现存墙高9米~11米,顶宽1米~11米,底宽8米~15米。外包砖基本保存,但有局部段落坍塌或断裂,夯土流失严重,局部已不存,仅存砖墙独立。由西水门至迎恩门段墙体多处坍塌,包砖断裂、下沉、夯土流失极其严重,亟待维修。从墙面包砖观察,历史上该段墙体多次维修,城砖型号大小规格不一,从断裂处测量,包砖层底厚2.5米,上顶厚0.8米~1.2米。迎恩门以南墙体外皮多处脱落,底部有两处被掏出大洞,接近西南转弯处有一段长18.8米的豁口,为1976年地震时为方便疏散而拆。 南墙:该段墙体全长约1200米,外侧包砖基本完好,内侧砖砌墙体几乎全无,有些地段夯土不存,仅留外墙。墙顶垛口、女墙已毁。保存较完整段墙高11米,顶宽10米~12米,局部地段宽2.5米。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墙体上修建的防空洞上下两层,互相贯通,依然存在。1958年,在南门西260米处,开15米宽的豁口一个处,作为方便出入城的通道。1980年在南门东正对一关路开25米的豁口一处,以便于游人前往天下第一关。1980年,在豁口处修建券洞式连接墙。 墙体设施: 1、城门:共4座。 东门:即镇东门(北纬40°00′33.6″,东经119°45′13.3″,高程:33米),门洞高7.5米,宽5.7米,为七伏七券,城砖纯白灰浆加糯米汁白矾发券,原有木制带铁叶及铁门钉的城门两扇。城台和城门洞从墙体表面可以明显看出,曾屡经维修,至今保存完好。城门则于50年代废弃,现仅存木制门连楹、门枕石和门栓孔。 北门:即威远门(北纬40°00′44.1″,东经119°44′46.6″,高程:33米),现仅存门洞,进深27.3米,宽5.1米,洞高7米,为七伏七券。门已不存。 西门:即迎恩楼(北纬40°00′18.5″,东经119°44′39.9″,高程:21米),上世纪50年代因城楼残破不堪,门洞亦出现险情,遂拆毁。2005米~2006年重修门洞,现门洞进深27.3米,宽5.36米,内高7米,为七伏七券。 南门:即望洋门(北纬40°00′06.9″,东经119°45′15.6″,高程:14米),门洞进深27.3米,宽5.26米,内高6.64米,为七伏七券。 2、城楼:共6座。 牧营楼:(北纬40°00′28.9″,东经119°45′21.7″,高程:20米),位于东墙上,单檐歇山顶二层箭楼,面阔三间,进深2间,对外三面共设20个箭窗,1985年恢复重建。牧营楼东侧偏北接东罗城南城墙。 镇东楼:又名天下第一关箭楼(北纬40°00′33.6″,东经119°45′13.3″,高程:33米),位于东门城台上,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重檐歇山顶,楼高13.7米,建筑面积365平方米,北、东、南三面共设68个箭窗。西侧上层栏杆内设一马三箭直棂窗,下层明间板门,次间檐墙到顶,顶檐下一斗二升交麻叶。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闾楼:(北纬40°00′41.9″,东经119°45′04.5″,高程:38米),位于东墙上,单檐歇山顶二层箭楼,面阔3间,进深2间,对外三面共设20个箭窗,形制同牧营楼,1985年恢复重建。 威远台:(北纬40°00′44.1″,东经119°44′46.6″,高程:33米),该台即关城北门城台。东西长37.5米,南北宽26米,高11.3米。据史料记载:明天顺七年(1463年)在台上建有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带围廊的二层三滴水城楼一座,称“威远楼”。该楼是四门楼中最高的一个,后因雷击火灾而毁。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重修,后又毁于火灾,此后便不再重建。今台上残存有原建筑石柱础,底边长0.86米,鼓径0.62米。台东内侧有上城马道遗迹。 迎恩楼:(北纬40°00′18.5″,东经119°44′39.9″,高程:21米),建于西门城台上,城台南北长38米,东西宽24米,高12米,据史料记载:城台上明初建迎恩楼,其形制、规模、结构和镇东楼基本相同。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清乾隆三年(1738年)、十八年(1753年)、二十九年(1764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多次复修。据清光绪四年《临榆县志》载:“西门楼与东门楼同制,额曰:祥霭槫桑,清乾隆九年御书。”上世纪50年代因城楼残破不堪,门洞亦出现险情,遂拆毁。2005米~2006年重建门楼,修复城台两侧上城马道。重建迎恩楼为重檐布瓦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上设平座,下设围廊楼阁式建筑。 望洋楼:(北纬40°00′06.9″,东经119°45′15.6″,高程:14米),位于南门上部城台上,城台东西长38米,南北宽24米,高11.6米。据旧县志记载:明嘉靖八年(1529年)建,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清乾隆三年(1738年)、十八年(1753年)、二十九年(1764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先后进行过多次重修。1933年遭日军炮火轰击而残破,1955年拆除。1985年后在旧址依镇东楼形制重建,重檐布瓦歇山顶,面阔三间,18.8米,高13.29米。楼北面一层明间设板门,二层设隔扇门,其他三面共设箭窗68个。 3、角楼:共2座。 靖边楼:(北纬40°00′18.4″,东经119°45′39.4″,高程:12米),位于山海关城东南角上。据楼西南面所立《重修靖边楼碑记》所述:靖边楼始建于明代初年,成化十五年重建,万历十五年改为六角形奎光楼,清代嘉庆十年重修,1933年遭受日军炮火轰击,以后因年久失修塌毁。1985年国务院有关部门拨专款95万元重修,1986年6月竣工。重建的靖边楼按明式建筑规模,为重檐歇山顶,坐东朝西,平面成曲尺型,东南两面面阔25米,高13.47米。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约660平方米,檐桁枋心仿明代彩绘,古朴雅致,庄严绚丽。 靖边楼东南两面各设20个箭窗,分上下两排,西北面两端各8个箭窗,分上下两排,折角内侧每面分三间,明间设板门,次间设一马三箭直棂窗。折角内东侧顶檐下悬“靖边楼”匾额。 《重修靖边楼碑记》立于楼西侧,汉白玉质,首身一体,碑首印刻“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邓小平一九八四年六月”,碑身边际浅线刻花卉纹,下为长形覆斗形碑座。 威远堂:(北纬40°00′48.5″,东经119°45′01.4″,高程:43米),保存差,现仅存遗址。 4、马面:共3座。 山海关城1号马面:(北纬40°00′45.8″,东经119°45′02.6″,高程:41米),位于东墙上,为长城主线马面,保存较好。 山海关城2号马面:(北纬40°00′09.5″,东经119°45′21.0″,高程:13米),位于南墙上,为外凸式方形实心台,高10米,东西长16.1米,凸出墙体6.75米,现保存较好。 山海关城3号马面:(北纬40°00′16.5″,东经119°45′35.3″,高程:10米),位于南墙上,为内凸式方形实心台,高10米,东西长13.5米,凸出墙体4米,保存较好。 5、瓮城:共4座。 东瓮城:保存较好,位于关城东门外,平面呈梯形。瓮城西墙即长城主线,长86米;东墙长75米,顶宽16米;北墙长85米,顶宽10米~14米;南墙长79米,顶面宽10米~15.2米,墙高10~12米。南墙西端置瓮城门,门洞四伏四券,最内一层为石券。门台向内凸出5.5米,面阔21米,台高与墙等同。门洞进深18.85米,宽5.1米,高6.45米。 北瓮城:威远台外原有瓮城,呈半月形,墙长197米,偏南侧开城门,墙厚约10米~14米,高10米~12米,瓮城已在上世纪50年代拆除。 西瓮城:迎恩门外原有瓮城,形制同北瓮城,已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拆除。 南瓮城:望洋门外原有瓮城,形制同北瓮城,已在上世纪50米~60年代拆除。 6、罗城:共2座。 东罗城:坐标为北纬40°00′38.8″,东经119°45′21.2″,高程:11米,位于关城东门外,经实测周长约2千米,占地面积0.2平方千米。其中西墙即关城东墙牧营楼至临闾楼之间的墙段,长577米,南墙长450米,东墙垣长373米,北墙长620米,近似为矩型。环城设置南门(渤海楼)、南水门、南墙1号马面、南墙2号马面、东南角台、东门(服远楼)、东门瓮城、东墙1号马面、东墙2号马面、东北角台、北墙1号马面、北墙2号马面,北水门、北门(襄龙楼),形成壁垒森严的城防体系。 墙体下以条石为基,地上可见2层,每层石料高0.48米,长度不等,但错缝砌筑。基础上包砖到拔檐石条,拔檐石条下用砖作弧线,上砌垛口墙,墙下无伸出形吐水嘴,而在拔檐石条上等距离的设置方形出水口,出水口为整体烧制。在拔檐石条上,留有雷石口,圆形,直径0.35米,在墙外侧和垛口墙内侧做出滚槽状,后代加筑城墙时以垛口墙为基础又向上增筑,拔檐石条遂变成一条装饰性腰线。出水口与雷石口也被砌死和封堵。根据遗迹测量,始筑墙厚5米,后又加厚2.8米~3.2米不等。加厚痕迹明显,断茬处可见内侧原墙包砖被夹于墙内,旧墙夯层细密夯实,层厚0.1米,规矩标准,在内侧加厚的墙体,下用7层0.28米厚条石为基,上用砖包,内填土,并可见在原墙顶的三层墁地砖上增筑的痕迹。城墙外侧所用砖多为印模阴文砖,据秦皇岛文物部门统计有十二种字样之多,现印文大多漫漶不清,经仔细辨认,仍能分辨出“万历十二年德州营造”、“万历十二年滦州营造”、“万历十二年真定营造”等文字砖。城砖规格:长0.38米,宽0.19米,厚0.95米。 现墙体破坏严重,南墙从牧营楼下西墙皮向东33米处近年新开一门,为“东罗城景区入口检票处”。向东至东南角之间有3段墙体外墙包砖坍塌,夯土流失或被掏空,位置分别在南水门东侧和南2号马面东侧,总长达71米。东南角以北、东门服远楼以南有20米长的大豁口,是现在出入城的主要通道,东门以北内侧有20米包砖坍塌,近东北角台处有人为掏洞贯通内外;东北角台包砖近年经过了修整;北墙在北水门和北门之间有一段35米的墙体被拆毁,形成豁口,在北门以西又有20米的包砖墙坍塌。内部包砖东城墙保存较为完整,南墙、北墙均所存无几。墙上垛口、女墙全部不存。从包砖上观察,东墙、北墙近年得到局部修补。 环城三面的护城河基本完整,且近年经过筑石防渗整修,增设了栏杆和过河桥梁,但河内淤塞严重,水质污浊,尚待疏通。河宽12米,深4米,距城墙平均15米。 东门即关门,上建“服远楼”,为重檐布瓦歇山顶箭楼,现正在修复中,形制同关城之牧营、临闾楼,城门宽4.2米,高4.6米,进深9.7米,门台内外凸出墙体1.7米,城台高9.4米。门外筑圆角瓮城,瓮城东西内宽10.6米,南北内长21米,墙厚底8米,顶宽3.5米,高同门台。 南、北门形制相同,面宽7米,凸出墙体3.5米,门洞宽2.6米,内高3.15米,外高2.67米,纵深7.8米,券顶上镶嵌门铭石,字迹已漫漶不清。该城门不设马道,而是在券门内壁设一小券洞,内置台基可通台顶,其形制区别于一般城门的惯例。现北门已封堵不用。 南、北水门形制相同,水门宽1.85米,高3米,进深5米同墙厚。顶做五伏五券式,最下一券为石券,券石宽0.42米,石面上下边作凸棱线。 东、北、南面共6座马面,形制基本相同,面宽6.5米,凸出墙面3.3米,残高6.5米。现南墙马面和北墙2号马面已坍塌。 东南角台宽6米,两侧凸出墙体3.3米,残高7米,对外一角做圆角;东北角台较大,东面宽18.55米,北面宽17.2米,东侧凸出墙体12米,北侧凸出墙体14.16米,残高7米,基本为方形。 西罗城:西瓮城外有西罗城,与关城西墙相连。据清光绪四年《临榆县志》记载:“西罗城附大城西关外,明崇祯十六年巡抚朱国栋请建,工程未完遇改革终止。门一,在城西,曰拱宸”。西罗城占地约60公顷,因其为关城后防,不是重点防御工程,因此城墙均为土筑,且无敌台等防御设施。西罗城西垣的拱宸门始建年代无考,但知明代中叶已有此门。原为土筑,易圮。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改为砖石结构,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建西罗城时,定为西罗城之西门。门上有面阔三楹两滴水的城楼1座,明国年间楼毁,新中国成立后因拓建马路将门拆除。现西罗城已不存,仅罗城北墙尚有一线夯土残迹。 7、水门:共2座。 西水门:(北纬40°00′30.3″,东经119°44′34.7″,高程:13米),位于西墙、西门北侧约380米处。水门进深8.2米,门洞宽1.63米,洞高1.95米,五伏五券洞顶,墙内侧两边延长为八字形墙,外敞口宽4.74米,门外口内侧有闸板槽。现在水门处为城内外通行的通道之一。 南水门:(北纬40°00′16.5″,东经119°45′35.3″,高程:10米),洞进深20米,宽4米,高3米,现依然有水流过。 附近遗存:
Type:关 Pass
Protection Level:国保  
Content:
Memo:
Other Records:
Distribution:visit location in Tianditu Map[recommend]
Distribution:visit location in Tencent QQ Map
Distribution:visit location in Google Map
Distribution:visit location in Baidu Map
National ID:130303353101170003
Action:[ Save in Data Basket ]
Picture: Click the thumbnail to view the Big Pic. Click the Big Pic to Hide the Big Pic
山海关关城     Caption:山海关关城
Photo Contributor:河北省文物局
[Open in New Window]  
Caption:山海关关城
loading images --Please wait...
山海关关城     Caption:山海关关城
Photo Contributor:河北省文物局
[Open in New Window]  
Caption:山海关关城
loading images --Please wait...
山海关关城     Caption:山海关关城
Photo Contributor:河北省文物局
[Open in New Window]  
Caption:山海关关城
loading images --Please wait...
山海关关城     Caption:山海关关城
Photo Contributor:河北省文物局
[Open in New Window]  
Caption:山海关关城
loading images --Please wait...
山海关关城     Caption:山海关关城
Photo Contributor:河北省文物局
[Open in New Window]  
Caption:山海关关城
loading images --Please wait...
山海关关城     Caption:山海关关城
Photo Contributor:河北省文物局
[Open in New Window]  
Caption:山海关关城
loading images --Please wait...
山海关关城     Caption:山海关关城
Photo Contributor:河北省文物局
[Open in New Window]  
Caption:山海关关城
loading images --Please wait...
山海关关城     Caption:山海关关城
Photo Contributor:河北省文物局
[Open in New Window]  
Caption:山海关关城
loading images --Please wait...
山海关关城     Caption:山海关关城
Photo Contributor:河北省文物局
[Open in New Window]  
Caption:山海关关城
loading images --Please wait...
山海关关城     Caption:山海关关城
Photo Contributor:河北省文物局
[Open in New Window]  
Caption:山海关关城
loading images --Please wait...
山海关关城     Caption:山海关关城
Photo Contributor:河北省文物局
[Open in New Window]  
Caption:山海关关城
loading images --Please wait...
山海关关城     Caption:山海关关城
Photo Contributor:河北省文物局
[Open in New Window]  
Caption:山海关关城
loading images --Please wait...
山海关关城     Caption:山海关关城
Photo Contributor:河北省文物局
[Open in New Window]  
Caption:山海关关城
loading images --Please wait...
山海关关城     Caption:山海关关城
Photo Contributor:河北省文物局
[Open in New Window]  
Caption:山海关关城
loading images --Please wait...
Photo Links:

 the Page History :: Edit Photo :: Manager Area: Confirm :: Restore :: Delete
 评论/讨论/留言区 :: 发表新帖 :: 刷新 :: 回到顶部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v0.1 2003; v1.3 2022.05 ; © 2003~2022,www.thegreatwal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