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小站-〉长城论坛-〉热爱长城-〉长城资料
本周将前往南召楚长城!附上参考资料之一
作者:狄仁杰 2001-11-05发表于长城小站

  计划周5晚乘T37次由北京西站出发,周6凌晨1:22到郑州,之后换乘K183次到南召。K183次可从北京西站出发直达南召,但发车时间是16:30,那时还没到我下班时间,还是不要为了出去玩请假为好。附上有关南召楚长城的资料,小站朋友可有愿意同行的么?我可没说过快旅有很多漂亮妹妹和长得稍微不如我这么英俊的帅哥

  1.南召楚长城可望跻身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HERITAGE
  2001-08-15 09:56:08 作者:新华网
  据《南阳日报》报道:《扬子晚报》一则消息———《南召县发现楚长城》,引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理工大学专家的极大关注。8月7日至9日,该大学专家考察组到南召楚长城线带进行了考察。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理工大学工程兵学院派出的这个考察组一行5人,主要专家是从事防护工程地下建筑学研究的教授和博士。考察组专家陈保建、汤桦、奚江琳等,在南召县楚长城研究会负责同志的陪同下,考察了周家寨楚长城遗址。
  专家认为,一、南召县以周家寨为主的石城山寨是楚长城肯定无疑,没有什么可再争论了。他们学院是专门搞军队防护工程建筑学研究的,几个老院长是搞地域工程研究的国家院士,是全国最具权威性的专家。他们对南阳的楚长城早有论证。二、唐以前的地面建筑现存不多了,春秋时期的地面建筑只剩楚长城和齐长城,齐长城比楚长城晚,楚长城就是最早的长城。三、周家寨长城规模这么大,城墙这么规整,防御体系这么规范,是楚长城的标本,的确具有保护、研究和开发的价值。如果为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应该是有把握的。四、周家寨长城不仅规模大,自然景观也很漂亮。如果开发,感兴趣的人会很多,它会成为世界性的旅游景点。
  (明月心)

  2.长城学专家董耀会公布“惊世大发现”——南阳楚长城是最早的长城
  人民日报中华大地企业家网  
  美国总统克林顿首次来华游览万里长城时,曾问陪同的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著名长城学专家董耀会先生:“这是不是中国最早的长城?”董耀会回答说:“这不是,中国最早的长城是楚长城!”史书中记载的楚长城究竟在哪里?这在当时还是个谜。如今,董耀会已找到了谜底。经过对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境内建在险山险川上绵延不断的古山寨石城墙的考察和研究,董耀会初步认定,这就是中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遗址。
  董耀会根据文献记载并参阅了大量的县志,撰文勾画了楚长城的一个分布轮廓,把楚长城的方位定在邓州、内乡、镇平向北,经南召县的西部、北部、东部,向南延伸到方城、唐河和驻马店的泌阳。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文献记载楚长城所在区域与现存大量古长城遗址的方位基本吻合。
  董耀会说,在南阳的历史上,只有楚国才有修这种规模宏大的长城的必要和可能。公元前688年楚灭申后,一直到公元前292年秦灭楚,这400年间南阳一直属楚。在南阳尤其是南召县境内发现的古石寨城数量多、规模大,寨与寨之间有联系,且城寨均位于险关要冲,只有春秋时期的强楚才能修建如此规模的长城。据此,初步认定南阳尤其是南召境内这些大规模的石寨城就是楚长城遗址。说是初步认定,是因为还要做文物方面的发掘研究,有了文物佐证,才能最后认定。

  3.南阳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南阳楚文化《史记.楚世家》载:楚,祝融之后。祝融居新郑,其后裔陆终生六子,“六曰季连,芈 姓,楚其后也”,其后逐渐西迁。商末,季连后裔鬻熊投归周文王,并任“文王之师”,当时楚势力弱小地位低下,在周武王时的歧阳之会上只能“守燎”。鬻熊之曾孙“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当时为第四等爵的子爵,疆土五十里。丹阳地望历来有争议,大的有秭归、枝江、浙川三说,随着考古材料的增多,目前多数学者主张淅川说,即早期都于丹水上游的商县。但此地近周都,受到周的压力,要想发展,只有沿丹水而下向当时距周都较远,经济还比较落后的荒蛮之地迁徒,后居于淅川境李官桥盆地龙战。至熊渠时,其利用与江汉间侯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和相当强大的军事实力,抓住周王室衰微的有利时机,攻伐与之相邻的江水边上的小国。东北则一直攻到南阳盆地的西北部,后熊渠怕遭周打击,退出南阳。熊渠以后的几代国君利用西周末、东周初周王室衰弱的机会,对江、汉间诸小国进行军事扩张,灭其国,扩大了楚的版图。楚文王时灭申、吕、息、缯、应、邓、蓼等国,南阳盆地尽属楚有,并在南阳设申县,辖南阳盆地。
  南阳盆地的气候温和,土地肥美,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是个出赋税、兵员的好地方。西周之时,南阳盆地的封国是周的南部屏障,当鄂反周被灭后,周宣王时封其舅申侯于南阳,为申国。南阳归楚后,给楚增添了强大的活力,南阳作为楚的前边基地和门户,北可逐鹿中原,东可略淮域,退可据关自守。《左传》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载:“楚国宋之役,师还,子重请取申、吕以为赏田,王许之。申公巫臣曰 :‘不可,此申、吕所以为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 若取之,是无申、 吕也,晋、郑必至于汉'。王乃止”。
  春秋时代,楚国的三军,中军是王族,左军是县师,右军是附庸。论战斗力,中军最强,左军次强,右军较弱。左军的师徒多数取自申县,少数取自息县。申、息之师是楚在申县、息县的地方军队,在楚军中起重要作用,申公、息公亲率申师、息师随楚王楚令尹、司马征战,如《左传》中记: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4 年)秋,秦晋伐郢。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楚师还, 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战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
  战国已降楚实力不断受到削弱,楚北部的韩、魏等国不断南侵,西边日渐强盛的秦国开始车逼于楚,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之战,楚大败,斩首8万。楚失去淅川以西地及汉中郡,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发兵攻楚,取析15城而去, 此时内乡县以西归秦,楚顷襄王降,秦攻楚取宛,南阳全归秦有。
  楚昭王时,吴军一度占领郢都,蹂躏江汉平原。南国盆地则仍为楚军所据守,吴军不敢问津,不过半年多,楚军在秦军援助下,击退了吴军,恢复了失地,怀王、顷襄王时,失去了南阳盆地。从此,楚国一蹶不振,以至郢都陷落,南楚灭亡,如果说江汉平原是楚的腹心,那么,南阳盆地就是楚的咽喉,得南阳盆地则楚存,失南阳盆地则楚亡。南阳境内的现存比较有名的城邑有3处,分别是宛城、 龙城、析邑。
  宛城的前身是申城,即周宣王封其舅申侯于南阳时所筑的申城,楚灭申后设申县,为申县治地,至春秋晚期开始逐渐改为宛城,秦汉为南阳郡治,汉宛城较大,是在楚宛城或申战的基础上扩筑的,楚宛城较小,约在汉宛城的北部。
  龙城,位于淅川县李官桥盆地丹江东2800米,南距丹、汉汇流处30多公里,现被丹江水库淹没。据七十年代一次库水下落刚露出城墙时调查,龙城东墙长730,南墙长1030,西墙长915米,北墙长974米,墙宽约8米,残高1-3.3米,夯土筑,夯层厚7-10厘米, 平面圆夯,夯窝直径8-10厘米,夯土中含西周时期的陶鬲、陶罐、陶至及其它绳纹陶片。汉代的板瓦、花纹砖散见地表。此城可能曾是楚的都城--丹阳。
  析邑故城,位于西峡县城东北的莲花寺岗上,该土岗南北向,西邻淅水。城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700米,南墙长500米,西墙长750米,北墙长400米。夯层厚约8厘米,城内文化层厚1米多,有战国时期板瓦、筒瓦、瓮、罐等,经常在城周发现铜镞,有时铜镞成束,每束10枚,在北部发现战国时墓葬,出土有铜鼎等,此城为楚析邑,又名白羽城,时代为春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楚长城。南阳,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是个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地,东北部的方城缺口为江汉通向中原的孔道,西部是江汉通向关中的咽喉,楚在东、北、西三面依山势地形筑城自守,东墙北始自方城山(又名黄石山,今名小顶山)东麓,越盆地东北缺口至桐柏山的泌阳县,在这些险要地段筑城设关,其长度约100公里,北面以山为城,山谷间设关, 在春秋时期当以设关为主,齐桓公以“八国联军”伐楚,楚屈原“以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阻止齐人南下,齐只能在方城外虚张声势。战国中期进行了完善。今方城山西麓山谷中的黄家村尚存大关口遗迹。在山谷狭道东边有并列的两座东西向的土垣,垣残高1.5--3米,顶残高1.5米,底宽10米,其中北垣长810米,南垣距北垣250-380米,东西长640米。狭道西亦有两道近东西向的城垣, 仅存下部基础,北垣有成排的石墙基,南垣称跑马道,西垣共长1419米。楚长城西墙北始自西峡县二郎坪乡的汉王城,南入邓州境。汉王城筑于沙帽岭山北麓,南北长约480米,东西宽约250米,西墙大半依一小山梁筑。残存城墙顶宽1.5-4米,底宽10-18米,东北角残高3.4米, 城墙上散落许多战国时的板瓦、筒瓦。汉王城以南依地形而筑,“无土之处,累石为固”。在袁店东南的八里岗处,丹水(古名菊水)流经此处后叫长城河,岗下有长城铺村,长城驿,此处为南阳通向关中的要道,楚长城西城经此处,楚长城西段当筑于战国中晚期,以防秦。
  南 阳 汉 文 化
  一、南阳汉文化的发源发展及繁荣
  从发展的脉络看,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南阳汉文化的基础 。南阳在人类初始的旧石器时代即有先民们繁衍生息于此。历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文化遗址繁多,名人辈出。夏、商、周时代南阳属豫州,其地有吕、申、谢、邓、唐等侯国,春秋、战国时归楚国所有。秦代始置南阳郡。汉承秦制,仍设南阳郡,郡治宛,下辖三十六县。东汉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呈现出经济、文化大都 会的面貌。
  经济的昌盛必然造就、促进文化的繁荣。战国时期南阳冶铁业即很著名,《荀子.议兵》“宛钜铁 , 惨如蜂虿”可造出锋利的铁工具。秦末迁“不轨之民”于南阳,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宛孔氏在冶铸及商业经营方面取得显效。《史记. 货殖列传》载“宛孔氏之先,梁人也。......迁孔氏南阳,大鼓铸规陌池 ......家致富数千金,故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容”, 南阳郡治宛是全国五大都市之一。西汉中期各出铁郡国设铁官官营冶铸。南阳为设铁官的49处之一,同时为全国设工官的九个地区之一。得手工业、冶铁业之利,南阳水利工程召父渠及池陂的兴修又极大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商业也在此基础上活跃起来。《盐铁论. 力耕篇》云:”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汉代画像石墓在此期兴起和流行,与当时的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相一致的。
  政治因素在特定时期于文化的发展也具重要作用。西汉时期,被封在南阳的王侯有二十多人。著名的有冠军侯霍去病、博望侯张骞、新都侯王莽。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发迹于南阳,其著名的28位将领多出于宛县、湖阳、冠军、新野一带,刘秀的公主中有七人封于南阳,另有25人被封为侯王,其它还有皇亲国戚以及出身大家的功臣、名将等。这些豪强地主在政治上享有特权,经济上颇具实力。对南阳汉文化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南阳汉文化的繁荣不仅从史籍中可以发见,从文物考古资料中也得以实证。《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武帝新辟南方17郡, 其财资和铁器等物品靠南阳和汉中铁官提供和调运。文物考古研究方面发现带有“阳二”铭文的铁工具在东南豫章郡(今江西清江)、右扶风(今陕西永春)均有发现。可见当时南阳不仅自身手工业、商业、农业发达,还为汉王朝开疆拓土,维护王朝统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从人文角度看,法律学家张释之、大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汉王朝重臣左雄、朱穆等学者,也正是南阳汉文化精粹的体现。南阳境内存在众多的汉代城址、水利遗迹,莫不证明了汉文化的繁荣。大量的汉代画像石墓、画像砖墓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汉文化的昌盛。丰富的汉代遗物在南阳境内大量存在。
  二、现存汉文化遗产
  汉文化遗产传续至今的既有《东京赋》、《西京赋》、《灵宪》、《七弁》、《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又有张仲景碑、李孟初神祠碑等碑碣资料。考古发掘所获大量的汉代画像石(砖)不仅以其精美的构图昭示艺术的高超水平,更以其丰富的表现内容反映了汉代南阳文化的多侧 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天禄、辟邪等大型圆雕是全国稀有的艺术珍品。大量陶、玉、铜、铁器以其精美的造型,数量的繁多展示了汉代社会生活角度的多种层面。
  众多的汉代城址以宛城遗址和新都城遗址保存较好。宛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荆州记》“(南阳)郡城周三十六”。《水经注》“ 水南经宛城东,其城故申伯之都。大城西南隅即古宛城也。”现存古宛城东北角一部分,呈曲尺形,城基高出地面 5-7米,长约1400米,系夯土构筑。在断崖处尚可看到明显的夯窝。城基外为护城河遗迹。近期经过文物钻探又发现西北角及西部城墙基址局部。在古宛城北部今南阳市瓦房庄的汉代冶铁遗址东西长 60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遗址经1959 年发掘发现熔炉基址17座,窑址4座。炉膛内发现铁块300公斤,出土陶范300 多块及钳锅、残鼓风管等。锻制铁器有刀、镰、斧、锤、凿、锨、矛、环等。且冶铸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1991年发掘的制陶作坊区,出土大量的实用陶器和冥用器物。
  新都城遗址位于新野县东南45里。现有城垣一周,呈正方形,每边长700米。城西北为墓葬区。城南曾出土铁器、云母片等遗物。可能为作坊区。城垣内外汉代遗迹遗物很多。农耕中常见到下水道管、排水沟房基、水井、石磨、铜镜、新莽时期货币、板瓦 、筒瓦、瓦当等。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汉文化遗物丰富的汉代城址。依《后汉书.郡国》、《汉书》地理志王莽传及《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等。新都城是王莽封为新都侯时的城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还有 阳城、安众城、博望城、冠军故城、乐乡古城、郦城等十余座汉代城址。唐河上下堰陂古水利工程、新野召父渠遗址、镇平沿陵河水利遗迹、邓州大门堤、唐河千百堰等水利工程遗迹。
  张衡墓、汉司徒邓君之舍、杜茂墓、湖阳公主墓等及众多的中小型汉代墓葬,蕴藏着更多的汉文化信息。张衡墓位于今石桥镇小石桥西、历史文献多有记载。现在墓园正在修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汉文化的遗物非常丰富,除省市文博单位收藏品外,汉代绳纹砖、花纹小砖、陶器残片在南阳城乡广有所见。



∩编辑:小站编辑部关闭窗口